[新聞] 人為什麼總是逆時針跑步?
只要一說起跑步,便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運動場,想起運動場上的塑膠跑道。看田徑比賽時,不難發現,不論是400米、800米,運動員在塑膠跑道上都是沿著逆時針方向跑步的。卻沒有人思考過為什麼是逆時針呢?逆時針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嗎?
逆時針跑的起源
其實,逆時針跑是1912年國際田聯正式成立之時規定的,這是官方制定的規則,在田徑歷史上早期的時候,跑步方向既有順時針也有逆時針,比如1896年雅典奧運會與1900年巴黎奧運會都是順時針,而在1908年之後奧運會採用逆時針。
關於逆時針跑的幾種說法
1
生理構造
人體的心臟位於身體左側,供血,傳輸中心也在左側。相應的,人體重心偏左,左腿容易起到支撐作用。當人在做跳躍等動作時,起跳腳也大多是左腳而且向左轉彎較容易,這樣一來逆時針即貼著左側跑會比較的順應身體也就相對省力。
2
左右腿差別
左腿支撐能力好,而右腳的運動跨幅更大,在生活中人們更習慣將左臂左腳作為軸心。在跑彎道時,由於左腿、左腳更有力,身體會略向左發生傾斜,自然中就形成了逆時針方向,逆時針跑就能更好地克服離心力,避免向內側傾倒。
3
左右腦功能不同
人類大多都是右撇子,沿逆時針方向跑可以方便右撇子發力。右腳在前,向內側身時,人感覺更舒服、力氣更大,比順時針方向更容易保持平衡。從大腦結構而言,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其中,左腦支配右半身的活動,右腦則支配左半身的活動。
4
地球離心力
地球在自轉過程中由於慣性會引起一種所謂的科里奧利力。在北半球,這個偏向力是向右的,它會使得水在向下流時形成逆時針方向的漩渦;在南半球則剛好相反,為逆時針方向。國際田聯規定跑步按逆時針方向,因為大多數比賽在北半球舉行,如果不順應地球自轉偏向力的話,人體易受離心力與地球自轉偏向力不均而受傷。我們國家位於北半球,所以做逆時針跑步。
不過,在訓練中為了避免身體的超負荷,大多運動員都不會一直逆時針跑,因為單側的身體將處於不平等的消耗中,雙腿的肌肉會產生不平衡的狀態。這不僅會對膝關節和肌肉造成一些影響,而且對於以後參加跑步比賽也是不利的所以還是會進行順時針的跑動的。所以在生活中跑步也可以順時針和逆時針相結合的跑,對我們身體造成的傷害會相對較小,更有利於保證肌肉平衡發展,達到健康跑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