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戴AirPods pro走路會傳來咚咚的腳步聲,有什麼辦法能消除這個聲音?
這個就是入耳式耳機特有的“聽診器”效應。由於蘋果第一代有線耳機EarPods、第一代無線耳機AirPods和第二代AirPods耳機都是半入耳式的,所以過去只用蘋果耳機的用戶可能都未曾感受過這種聽診器效應。而AirPods Pro是蘋果第一款入耳式耳機,所以很多人在最初佩戴的時候會感覺到很不適應,聽診器效應就是原因之一。
所謂聽診器效應,就是耳塞線或者其本身受到外界碰撞或者摩擦的時候,產生的振動直接通過耳塞導入耳內,通常情況下多出現於運動狀態。由於入耳式耳機的耳塞基本上都是硅膠材質,所以在於耳道摩擦時的聲音會被進一步的放大,就好像在用聽診器一樣。
大家可以嘗試用雙手的食指堵住耳道,然後用大拇指輕輕摩擦食指,就會聽到很大的“沙沙”聲,這也是聽診器效應的一種表現形式。用戶在佩戴AirPods Pro走路時,硅膠耳塞會不可避免的與耳道產生摩擦,所以會聽到很明顯的“咚咚”聲。
雖然聽診器效應在有線耳機上最為明顯,但無線耳機也無法完全避免這種情況。再加上AirPods Pro內集成了很多元器件,本身重量也超過了過去的有線耳塞,所以聽診器效應還是比較明顯的。
所有的入耳式耳機基本上都無法消除耳塞與耳道摩擦時的聲音,除非你在使用耳機的時候完全坐著不動。不過有一種比較折衷的辦法就是將AirPods Pro硅膠耳塞換成記憶海綿耳塞,也就是俗稱的“C套”。由於海綿的摩擦力沒有硅膠那麼明顯,所以與耳道摩擦時產生的聲音也會相對較小一些。不過據我觀察,AirPods Pro的硅膠耳塞並非傳統的圓形孔,尺寸比較特殊,所以可能需要再等待一段時間才能買到專用的記憶海綿耳塞“C套”。
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走路的時候不要使用降噪模式,改用通透模式。因為降噪模式會完全屏蔽環境音,雖然可以讓音樂更加純淨,但也放大了聽診器效應。再者,在走路的時候如果完全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很容易遇到各種危險。所以建議大家在走路或者跑步、騎行的時候,儘量使用可以聽到環境聲的通透模式,這也會更加安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