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生痱滋是甚麼原因?這款水果能治好痱滋😲中醫推介2款痱滋湯水
生痱滋(又稱口瘡)幾乎人人試過,如果生在舌根或牙肉位置不但食不知味,更是說話也痛不欲生!究竟經常生痱滋是甚麼原因?吃甚麼會引起痱滋?註冊中醫師及CheckCheckCin創辦人梁尹倩更為大家提供兩款預防療。
註冊中醫師梁尹倩指,生痱滋屬於中醫「口瘡」的範疇,中醫理論認為復發性口瘡的病因都離不開火──包括實火、虛火。平時生活飲食不節,過食辛辣、油膩煎炸、精神壓力大及過份勞累都容易引發口瘡。
常聽說「又鹹又甜生痱滋」,其實生痱滋並不是因為吃完鹹又吃甜,而是跟自身免疫力有關。痱滋是口腔潰瘍,在西醫角度,內分泌失調、精神緊張、睡眠不足、生活規律改變都會令身體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痱滋。而在中醫角度,痱滋有實火、虛火之分,口腔疾病則反映脾臟和腸胃經脈的失常,身體的勞累和睡眠習慣都會導致生痱滋。
吃奇異果能解決痱滋
坊間流傳只要連吃五個奇異果,翌日就能治癒痱滋,其實奇異果真的可以幫助治癒痱滋。奇異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有助膠原蛋白合成,加速癒合皮膚創傷,維持口腔粘膜及牙肉健康。在中醫的角度,奇異果具清熱生津的作用,有助治療因熱氣而產生的痱滋。
吃芒果易生痱滋?
坊間說進食芒果容易生痱滋,雖未有相關研究,但曾有研究發現,芒果含有消化口腔黏膜的木瓜蛋白酶(Papain),容易讓細菌入侵,因此進食芒果後最好立刻用清水漱口。
到現在為止,並未有研究指出痱滋的主要成因,但口腔衛生不佳,缺乏維他命,口水分泌不足都會促使痱滋形成。痱滋大多數都會在一星期內癒合,若超過一星期痱滋仍沒有好轉跡象,有可能是口腔癌的先兆,必需要見醫生,不容忽視 。
預防痱滋的3大要點
1. 避免熬夜
2. 配合體質,適量吃有清淡、生津養陰及清熱的食物
3. 少吃辛辣及重口味等刺激性食物
痱滋湯水食療:陰虛火旺型痱滋
徵狀:多伴隨潮熱盜汗、手腳心、胸口煩熱、口燥咽乾、喜歡冷飲等陰虛症狀。
花旗參石斛茶
功效:生津養胃、滋陰清熱,舒緩因為長期熬夜晚睡的口瘡。
材料:石斛粉1湯匙,花旗參粉 1湯匙
做法:把材料放到保溫杯,加入熱開水,蓋上蓋子焗20分鐘。可以沖泡至味淡,最後把沒有溶掉的粉都吃掉。一星期可以喝2-3次,飲用2星期為一個療程。
注意:口瘡患者忌食辛辣油膩食物。
痱滋湯水食療:濕熱型痱滋
徵狀:多伴隨口乾、口苦、胸悶、小便量少偏黃等濕熱症狀。
西洋菜海帶柴魚湯
材料:西洋菜600克(約1束)、馬蹄10枚、海帶約60克、鰹魚片20克、生薏米30克、蜜棗2枚
做法:
1. 所有材料洗淨,海帶泡水30分鐘,鰹魚片放入湯布袋。西洋菜很易藏有小昆蟲,洗淨後應用鹽水泡二十分鐘,再用水沖洗備用。
2. 鍋中加入約 2000 毫升水,放入海帶連水及全部材料,武火煮至水滾,調文火煮約1小時,最後下鹽調味即可。
功效:清熱化痰。舒緩濕熱型口瘡、喉嚨痛、暗瘡、口臭、肥胖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