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為了健康吃素?吃素不當,反而傷身體……
很多人因為宗教信仰、飲食習慣或是從健康角度考慮,選擇食素。
最近幾年,素食更是成為一種流行的飲食方式。
不少素食者在社交媒體分享自己素食後的感想,號召大家和自己一起吃素。
其中還有人成為了擁有大量粉絲的“素食博主”。
不過這種流行,也伴隨著一些爭議。
一方面是一些孕婦在孕期吃素的行為,讓大家擔心胎兒是否能獲得足夠的營養。
另一方面,部分素食博主一邊通過宣揚素食獲利,一邊卻偷偷吃肉。
而這些博主偷偷吃肉主要是因為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健康問題。
素食到底好不好?吃素需要注意什麼?
素食的分類
食素也分為很多種,純素食主義者不吃任何的動物製品,包括肉、蛋、奶、甚至蜂蜜。
很多從營養角度出發的素食主義者則偏愛 “蛋奶素”,即與純素食主義者相比,他們會吃蛋類和乳製品。
另外一些素食者僅是因為飲食習慣而不喜歡動物製品的口味,但通常可以接受蛋類和乳製品,偶爾也會吃肉。
素食的好處
素食在營養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比如會為我們提供較豐富的鉀、鎂、維生素C、膳食纖維和各種具有抗氧化能力的活性物質。
研究發現,營養搭配合理的素食食譜還可以讓人精神狀態更好。
純素容易營養不良
但是,吃素也會使一些營養素的攝入量不易達到人體日常所需要求,從而造成營養不良。
特別是對於純素食者來說,更需要對自己的菜譜進行精心的搭配,以獲得充足的營養。
素食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鐵
在普通膳食中,肉類、內臟和動物血是鐵的最佳來源。
而植物食物中的鐵則很難被人體吸收,從而使素食者更容易發生缺鐵性貧血。
前文提到的素食博主,她對自己偷偷吃肉的行為做出解釋,稱自己“貧血”“閉經”,因此不得不吃肉。
出現貧血、閉經這類情況,很可能就和缺鐵有關。
因此素菜搭配中需要非常注意鐵的攝入量,或是根據體檢情況遵醫囑服用補鐵藥劑。
含鐵較豐富的素食包括:
菌類(菌類中的鐵含量相當可觀,甚至與一些肉類食品相比也是只高不低,但是其吸收率較動物製品低很多)
豆類(扁豆、腐竹、豆腐皮等)
雜糧(青稞、莜麥麵、帶皮的蕎麥、麩皮)
水果(葡萄乾、沙棘、酸棗)
黑芝麻、菊花、芝麻醬等
鋅
鋅可以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增強人體免疫力,維持人體正常食慾。
缺鋅會導致味覺下降,出現厭食、偏食甚至異食。
鋅還可以維持男性正常的生精功能。
鋅元素大量存在於男性睾丸中,參與精子的整個生成、成熟和獲能的過程。
男性一旦缺鋅,就會導致精子數量減少、活力下降、精液液化不良,最終導致男性不育。
動物性食品含鋅量普遍較多,植物性食品中鋅含量平均就比較少。
植物性食物中含鋅量比較高的包括:
小麥胚粉、麩皮、大麥、豆類、菌類、堅果。
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可以預防惡性貧血,維護神經系統健康,消除煩躁不安,有助於集中注意力,增強記憶及平衡感,是神經系統功能健全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維生素B12不足會引發惡性貧血、月經不調、頭痛、記憶力衰退等。
維生素B12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包括蛋和奶)、菌類食品和發酵食品中。
因此“蛋奶素”的人群往往不易缺乏。
但是對於純素食者,由於其不會攝入任何動物性食品,因此維生素B12的攝入會受到很大限制。
維生素B12含量較多的植物性食物包括:
發酵食品(腐乳、豆豉等)、菌類。
食素也要精挑細選
素食也有健康和不健康之分。
新鮮的蔬菜水果、菌類、豆製品等是健康的素食,在烹調過程中需注意少油少鹽。
堅果、粗雜糧營養豐富, 但是能量也不低,因此在食用時需要控制量。
薯條薯片、甜飲料、油炸麵筋等零食,雖然是“素”的,但是高油或者高糖,營養價值很低,反而會給身體帶來負擔,最好少吃或不吃。